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他一生博学多师,兼通今古文:"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后汉书郑玄列传》)在外游学十余年,后回乡里聚徒讲学,其门生"相随已数百千人"。后因政治上反对宦官专权而被禁锢。自此,他闭门不出,潜心著述,通过注释、研究诸经和当时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而创立了郑学。根据《后汉书》记载,郑玄著作很多,其中有反驳何休而作的《发墨守》、《箴膏肓》、《起废疾》,有弟子撰郑氏答弟子问五经的《郑志》八篇。
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均佚。清袁钧《郑氏佚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孔广森《通德遗书所见录》、黄奭《高密遗书》也有辑载。
据历代史志记载,其易学著作主要有《周易注》、《易赞》、《易论》、《易纬注》,现存的有《易纬注》,其余佚失。郑玄的易学思想主要见于《易纬注及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宋王应麟、清人丁杰、张惠言、 等人辑有《周易郑康成注》、《周易郑注》、《周易郑氏注》等书。
清惠栋作《易汉学》、张惠言作《周易郑荀义》对郑氏易学皆有阐发。通观郑氏易学,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爻辰说、礼象说、易数说、易学训诂。
(摘自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1994年7月第1版第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