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易学(儒学易 道学易 佛学易)

 

儒学易

儒学易(或称儒家易、儒易)源远流长:发端于《易大传》而流传至今,与儒学一道同步发展。《易》作为儒家经典,名冠群经之首,历代研学不衰。

 

儒学易

汉代,象数易盛兴于官学,开创汉易气象,义理易潜流于民间,难以兴旺,唯西汉末年扬雄仿《易》作《太玄》方在统综象数义理、整合当时学术上有所创新,为易学再注活力。

 

儒学易

魏晋时期,王弼扫象,明言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可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引《老》、《庄》注《易》,将《老》、《庄》、《易》合称《三玄》,象数尽扫、义理开显,易学空气涣然一新,虽引入不少道家思想,然易之儒家主体精神未变。

 

儒学易

唐代,孔颖达等编出《周易正义》,在“疏不破注”的前提下对王弼、韩康伯之易注作了疏释,有所创见,对王弼义理易学的发展,构成汉易向宋易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功垂易学史。王、韩的易注也正是通过《周易正义》才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儒学易

宋代,儒家易学大兴,整个宋代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沿着易学开出来的,这从理学宗主周敦颐的《易通》(《通书》)、张载的《横渠易说》、司马光的《温公易说》、程颐的《程氏易传》等名著中可见一斑。宋易在发兴中一分为三,分别形成以张载为代表的气学易、以程颐为代表的理学易和以杨简为代表的心学易。

 

儒学易

明、清两朝,皆有正统官定易学──明初胡广等奉敕撰成《周易传义大全》,成为《五经大全》之一部;清康熙年间李光地又奉敕编成《周易折中》,颁行天下。这两部易著都对儒易的延续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自有创见而成一家之说的当推明清之际大儒王夫之,他先后著出《周易稗疏》、《周易考异》、《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等易著,后四种即“船山易学”之代表作,其总纲是:“以乾坤并建为宗,错综合一为象;彖爻一致、四圣同揆为释;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为义;占义不占利,劝戒君子,不渎告小人为用;畏文、周、孔子之正训,辟京房、陈抟、日者、黄冠之图说为防。”

 

儒学易

近代以来,承继和发展儒易的大家当推熊十力和方东美。

 

概而括之,可以说儒易之根本精神,在于刚健奋发、生生不息。《易传》得此精神,萌发出吞吐日月、大化变通之灵魂;宋哲得此精神,生化出豪迈创造、磅礴开新之气魄;熊十力、方东美得此精神,开放出顶天立地之胆识。

 

是故儒易如薪火传承、生生不息,历代皆有博大者。

 

道学易

道学易(或称道家易、道易)源起《彖传》,《易大传》本身即是首次儒道全面结合的产物;经西汉扬雄、东汉魏伯阳、魏晋王弼、宋末元初俞琰等发扬光大。

 

统而言之,道易之根本精神,在于守静修身、贵柔求真,以道法自然为怀,以全真养性为旨,后世外寇入侵、战乱频繁,而或西物东来、人欲横流,故使承继道易者稀矣。

 

佛学易

佛学易(或称佛家易、佛易)自汉晋佛教输入、尤其是南北朝佛教流行以后便渐渐兴起,形成独特的中印思想合壁之易理。

 

佛易成熟之代表作,当推明末智旭的《周易禅解》以及道盛的《金刚大易衍义》等著作。

 

佛易简议

佛易相异点:立论基础;理论体系;人生认识

 

佛易相通点:开启心智、明心见性

 

佛易精神: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967410308350 2024-11-12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