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五千 zy5000.cn  邵长文《易经》算命总站

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十三卦:遯卦正解-天山遯(乾上艮下)

字体: 背景:切换背景 切换背景 切换背景 切换背景 切换背景 切换背景 切换背景 切换背景 默认背景

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十三卦:遯卦正解-天山遯(乾上艮下)

33、第三十三卦乾宫(二世):天山遯卦(乾上艮下)

天山遯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阳|天位:老阳|错卦:地泽临|综卦:雷天大壮|交互卦:天风姤

错卦;地泽临。综卦;雷天大壮。交互卦;上乾下巽成;天风姤。

地位;老阴。人位;老阳。天位;老阳。

序卦传;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

韩康伯曰:夫妇之道,以恒为贵,而物之所居,不可恒,宜与世升降,有时而遁者也。

遯:亨,小利贞。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遯乾上艮下

程传:《遯·序卦》:“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夫久则有去,相须之理也,遯所以继恒也。遯,退也,避也,去之之谓也。为卦天下有山,天在上之物,阳性上进,山高起之物,形虽高起,体乃止物,有卜陵之象而止不进,天乃上进而去之,下陵而上去,是相违遯,故为遯去之义,二阴生于下,阴长将盛,阳消而退,小人渐盛,君子退而避之,故为遯也。

遯,亨,小利贞。

朱熹:遯,退避也。为卦二阴浸长,阳当退避,故为《遯》,六月之卦也。阳虽当遯,然九五当位,而下有六二之应,若犹可以有为,但二阴浸长于下,则其势不可以不遯,故其占为君子能遯则身虽退而道亨,小人则利于守正,不可以浸长之故,而遂侵迫于阳也。小谓阴柔小人也,此卦之占,与否之初二两爻相类。

程传:遯者阴长阳消,君子遯藏之时也。君子退藏以伸其道,道不屈则为亨,故遯所以有“亨”也。在事亦有由遯避而亨者,虽小人道长之时,君子知几退避固善也。然事有不齐,与时消息,无必同也,阴柔方长而末至于甚盛,君子尚有迟迟致力之道,不可大贞而尚利小贞也。

朱子《易说》问:《遯》“小利贞”,《本义》谓小人也。案《易》中小字,未有以为小人者,如“小利有攸往”,与小贞吉之类皆大小之小耳。曰:经文固无此例,以《彖传》推之,则是指小人而言,今当且依《经》而存《传》耳。

李光地:“小利贞”之义,《传》义说各不同,据《易》例则似《传》说为长。盖至于三阴之《否》,则直曰:“不利君子贞”矣。《遯》犹未至于《否》,但当逊避以善处之,不可过甚以激成其势,故曰“小利贞”也。

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朱熹:以九五一爻释亨义。

程传:小人道长之时,君子遯退,乃其道之亨也。君子遯藏,所以伸道也,此言处《遯》之道。自“刚当位而位”以下,则论时与卦才,尚有可为之理也。虽《遯》之时君子处之,未有必遯之义。五以刚阳之德,处中正之位,又下与六二以中正相应,虽阴长之时,如卦之才,尚当随时消息。苟可以致其力,无不至诚自尽以扶持其道,未必于遯藏而不为,故曰“与时行也”。

孔颖达曰:此释《遯》之所以得亨通之义。小人之道方长,君子非遯不通故曰“遯而亨也”。

又曰:释所以能遯而致亨之由,艮由九五以刚而当其位,有应于二,非为否亢,遯不否亢,即是相时而动,所以遯而得亨。

郭忠孝曰:圣人进退皆道,无入而不自得,虽遯亦亨也。“与时行”者,“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是为《遯》之义也。

《朱子语类》:问:“遯亨遯而亨也”,分明是说能遯便亨,更说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是如何?曰:此其所以“遯而亨也”,阴方微,为他刚当位而应,所以能知时而遯,是能“与时行”。不然,便是与时背也。

吴曰慎曰:非以刚当位而应为犹可亨,唯其当位而应,能顺时而遯,所以“亨也。“与时行”,谓时当遯而遯。

小利贞,浸而长也。

朱熹:以下二阴释“小利贞”。

胡瑗曰:君子所以不得大有为于世,而唯小利于贞者,盖以下之群阴浸长而小人之党渐盛也。

朱震曰:二阴浸长方之于否,不利君子贞,固有间矣。然不可大贞,“利小贞而已。先儒谓居小官,干小事,其害未甚,我志犹行。盖遯非疾世避俗,长往不反之谓也。去留迟速,唯时而已。非不忘乎君,不离乎群,消息盈虚,循天而行者,岂能尽《遯》之时义。

张清子曰:二阳为《临》,二阴为《遯》,《遯》者《临》之反对也。《临》之《彖》曰“刚浸而长”,《遯》之《彖》则不曰柔浸而长,而止曰“浸而长”。

遯之时义大矣哉!

朱熹:阴方浸长,处之为难,故其时义为尤大也。

程传:当阴长之时,不可大贞,而尚“小利贞”者,盖阴长必以浸渐,未能遽盛,君子尚可小贞其道。所谓“小利贞”,扶持使未遂亡也。《遯》者阴之始长,君子知微,故当深戒。而圣人之意未便遽已也,故有“与时行”、“利贞”之教。圣贤之于天下,虽知道之将废,岂有坐视其乱而不救,必区区致力于未极之间,强此之衰,艰彼之进,图其暂安。苟得力之,孔孟之所屑为也。王允、谢安之于汉晋是也。若有可变之道,可亨之理,更不假言也。此处遯时之道也,故圣人赞其“时义大矣哉!”或久或速其义皆大也。

郭雍曰:《遯》之“小利贞”,《睽》之“小事吉”,不知者遂以为小而不思也。故孔子明其大,而后知“小利贞”“小事吉”者,有大用存焉。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朱熹:天体无穷,山高有限,《遯》之象也。“严”者,君子自守之常,而小人自不能近。

程传:天下有山,山下起而乃止,天上进而相违,是遯避之象也,君子观其象,以避远乎小人。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则自然远矣。

石介曰:“不恶而严”,外顺而内正也,尚恶则小人憎,不严则正道消。

张子曰:“恶”读为憎恶之“恶”,“远小人”不可示以恶也,恶则患及之,又焉能远?“严”之为言,敬小人而远之之意也。

杨时曰:天下有山,其藏疾也无所拒,然亦终莫之陵也,此君子远小人不恶而严之象也。

郭雍曰:君子当遯之时,畏小人之害,志在远之而已。远之之道何如?不恶其人而严其分是也。孔子曰:疾之已甚,乱也。不恶则不疾矣。

俞琰曰:君子观象以远小人,岂有它哉!不过危行言逊而已。逊其言则不恶,不使之怨也;危其行则有不可犯之严,不使之不逊也。此“君子远小人”之道也。

李光地:“天下有山”,以山喻小人,以天喻君子,似未切。盖“天下有山”,山之高峻极于天也,山之高峻者,未尝绝人,而自不可攀跻,故有“不恶而严”之象。杨氏之说,盖是此意。

子夏易传;陰長而君子外於時也。隱其道,逃其情,從而正之,而後乃亨。夫彼之生也,微其終大而不可禦者,時之來也。故君子觀其兆,而不待其至也。當位而應,猶不果制,與時行而已矣。陰浸而長,其患未害,我志猶行也,故小利而貞。剛而應柔,和而不同,遯而反制,非大徳不能消息也。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逺小人,不惡而嚴。

山侵於天,下通上也。君子逃情於小人,不以力爭,嚴以制也。

(艮下乾上)。遁:亨。

虞翻曰:阴消姤二也。艮为山,巽为入,乾为远,远山入藏,故“遁”,以阴消阳,子弑其父,小人道长,避之乃通,故遁而通。则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小利贞。

虞翻曰:小,阴,谓二。得位浸长,以柔变刚,故“小利贞”。

郑玄曰:遁,逃去之名也。艮为门阙。乾有健德。互体有巽,巽为进退。君子出门,行有进退,逃去之象。二五得位而有应,是用正道得礼见召聘。始仕他国,当尚谦谦。小其和顺之道,居小官,干小事其进以渐,则远妨忌之害,昔陈敬仲奔齐辞卿是也。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

侯果曰:此本乾卦。阴长刚殒,君子遁避,遁则通也。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虞翻曰:刚谓五而应二,艮为时,故“与时行”矣。

小利贞,浸而长也。

荀爽曰:阴称小,浸而长,则将消阳,故“利正”。居二与五相应也。

遁之时义大矣哉。

陆绩曰:谓阳气退,阴气将害,随时遁避,其义大矣。

宋衷曰:太公遁殷,四皓遁秦之时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

崔觐曰:天喻君子,山比小人。小人浸长,若山之侵天。君子遁避,若天之远山,故言“天下有山遁也”。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虞翻曰:君子谓乾。乾为远,为严。小人谓阴。坤为恶,为小人。故“以远小人,不恶而严”也。

侯果曰:群小浸盛,刚德殒削,故君子避之。高尚林野,但矜严于外,亦不憎恶于内,所谓吾家耄逊于荒也。

33.遁卦——论以退为进

艮下乾上

遁:亨,小利,贞。

[译文]遁卦象征退避:亨通,有小利,持守正道。

[提示]指示退避的意义和做法。

循卦讲的是退避之道。指出该退则退,就会亨通,小有利;但身退道不能退,隐退之时也要持守正道。

遁卦所讲的退避,并不是宣扬无原则的消极的“遁世”,而是说在出现阻碍事物发展的不利因素且势力强大一时难以克服之时,必须暂行退避,以等待时机、振兴复盛。日消,当退而避之。这也是卦名为遁的根据。卦辞就是解释这其中的道理的。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退避,亨通,说明必须先作退避然后可致亨通;阳者居刚位而能与下者相应合,这是随顺时势而行退避之道。有小利,持守正道,这是由于阴气浸润而渐渐生长(不利于大有作为)。退避而顺应时势,其意义多么弘大啊!(长:音zhang,生长。)

[提示]解释卦辞。

《彖传》前半部分是解释卦辞“遁,亨”,后半部分是解释卦辞“小利,贞”。卦辞说“遁,亨”,《彖传》加一个“而”字来解释,变成“遁而亨”,意思是指明时间关系,退避之后才会亨通。《周易》每一卦都蕴涵着深邃的哲理和卓异的智慧,退避也是某种形势下的一出高招。关键是要理解其精髓要义。粗粗一看,“遁”就是退避,但仔细把玩就琢磨出道道来了。退避有两种,一种是身退,一种是心退。有些场合要身退才能亨通,比如在战场上,敌人势力强大,我方处于劣势,这时就要身退才能保全自己,以图东山再起,重振雄风。此所谓战略转移或战术撤退。而在有些场合不便身退或无法身退,则要施行心退方可亨通。如在办公室或自己的工作圈子、生活圈子里,邪气上升,小人当道,而由于种种原因你自己无法调出或无法将小人调出,此时即可施行心退,既不与其正面交锋,也不与其同流合污,这样既保留了自己的生存之地,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人格,静待时变,以图良策。此亦是退避而致亨。“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是从卦形来解释卦辞“遁,亨”的。

从卦形来看,九五以刚爻居阳位,是“刚当位”,“应”应该指下应六二,六二以柔爻居阴位,与九五相应。九五为阳爻为刚,刚为君子,而居外卦(上乾为上体,也叫外卦)之中位,此位又是阳位(第五爻为阳位),阳爻居阳位为当位,这就象征着君子处于朝廷之外而得其适当之地位,意即退避为宜;六二为阴爻为柔,柔喻小人,而居内卦(下艮为下体,也叫内卦)之中位,此位又为阴位(第二爻为阴位)。因此六二以柔应九二之刚,这就象征着小人盘居朝廷之内而赞同君子处于朝外,或日逼迫君子退隐。在此小人势长之时,君子必须毅然退避,才能保身全道,以致亨通,所以要顺随时势而行退避之术,这就是“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的含义。

“浸而长”是解释卦辞“小利,贞”的。由于柔浸而长,即初六与六二两阴柔慢慢地成长,说明小人渐盛,君子当此退避之时不宜大有作为,但阴柔虽长毕竟尚未达到甚盛的程度,所以君子还可以尽量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持守自己的正道。所以《彖传》最后说“遁之时义大矣哉”。顺随时势而“遁”,保存自己,而又尽力而为,持守正道,其义焉得不大?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译文]《象传》说:天下有山,象征退辟。君子因此远避小人,不表现出(对小人的)憎恶而又保持(自己的)尊严。(恶:音wu,憎恶。)

[提示]指出如何远避小人。

“天下有山”还是从卦象谈起,上卦乾为天,下卦艮为山,故曰“天下有山”。山以其高而进逼于天,然而天高远缥缈,有退避之象且凌然不可侵犯,所以“天下有山”象征“遁”。君子观此象,受到启发,知道了应该如何远离小人。

按《象传》的说法,“远小人”要采用“不恶而严”之术,为什么对小人不能露出憎恶的态度呢?

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意思是说,人如果本性不仁,不可与之亲近亵渎,而应以礼待之(让他感到有等级距离);但也不可深疾之,如果疾恶太甚,也会发生乱子。

”远小人”要如天之远山,始终不与其接近。但这种疏远应该是内怀厌恶之心而不表露于外,如果让他知道你憎恶他,他必然要加害于你,与你纠缠不清,你想远小人也远不成了,所以要“不恶”。但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向小人让步,要与之严格划清界限,让小人知道你对他是敬而远之,但又是凛然不可侵犯,外顺而内正,保持自己的尊严。

“不恶而严”的确是对待小人的一个高招。人的一生难免要遇到各种小人,当你处在不得不退避时,即可采用“不恶而严”的招数来对付他。“远小人”也是一个身远与心远的问题。孔子曾慨叹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治长》)此为身远。《象传》所说的“远小人”不是实际距离远,而是心远。


128573118746 2024-11-11 16:15

来源:邵长文易经爻辞解析  作者:自助算命详解  Tag: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十三卦:遯卦正解-天山遯(乾上艮下)
评论列表
编号搜索: 搜